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同心“戰疫”第一線丨“智慧”戰疫 吉大一院有妙招

            疫情防控期間,吉大一院實行分區閉環管理。智能設備的應用,為疫情防控助力賦能。

            檢驗科的智能“小車”

            在門診樓7樓有一種“神秘武器”,年初就上崗了,主要完成科室間短距離檢測樣本運輸,這就是智能導航運輸“小車”。

            疫情發生后,檢驗科工作量驟增,日均檢測量達到5000份左右。人力往返運輸風險大、消耗防護物資多、時間成本高。為此,檢驗科向廠家入駐吉大一院的工程師提出軟件升級需求,擴大了智能運輸“小車”的使用范圍。目前,它可以頻繁穿梭往返于各工作點位,及時傳遞標本、耗材等物品,可以全程自行按照既定路線有序移動,平穩行駛。運送過程中,當遇到障礙物、前方路線上有人或到達目的地時,這些智能運輸車也會在第一時間停止運動,并發出語音提示。

            吉大一院檢驗科主任黃晶介紹,目前吉大一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樣本是24小時隨時送,檢驗科里有3臺這樣的設備,它替代人工運送,避免人員交叉,又降低污染。通過發送指令,準確到達指定位置。在疫情防控閉環管理期間,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門診區的智能消殺機器人

            疫情發生后,吉大一院采購了兩臺適用于醫院的智能消殺機器人,3月18日正式上崗,目前主要用于人員相對密集的門診三四樓環境消殺。

            與傳統的人力消殺相比,智能消殺機器人使用超干霧噴霧進行消殺,噴出的顆粒更小,能夠更好地與空氣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觸殺菌,而不會快速地落在地面上。同時,它還擁有紅外線感應裝置和攝像頭,可以精準避讓行人,在有人經過時停止噴灑。這種機器人最多可以存貯一百幅地圖(路線),可按設定路線持續工作6小時,不知疲倦,不留死角。手機小程序遠程操控,使用簡單易懂,效果極好。

            創新轉化成果助力方艙醫院

            由吉大一院技術轉移辦公室及內分泌科主任王桂俠、副主任剛曉坤與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康冰團隊研發的方艙智能服務機器人“小吉”,是國內同類型機器人在疫情防控和服務工作中的首次嘗試,對于節省防護耗材、降低人員交叉感染以及疫情防控支持傳播等方面都很有幫助。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文字

            馬瑞/制作

            關鍵詞: 疫情防控 吉大一院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