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郭思琦
2月9日下午13時33分,從貴州開往廣州的D2803次列車緩緩進站。車上,36歲的楊水清開始了第5年的南下打拼生活。 與往年不同,這次他的火車票沒有花錢。乘坐返崗專列D2803次列車,車上,除了楊水清外,還有近600名像他一樣,來自貴州的務工人員,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廣東。他們將分別前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市開始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這是廣東省人社廳和貴州省人社廳共同策劃,“點對點”定制打造的首批返粵專列,車上的乘客都是節前已在廣東就業的返鄉員工,來自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廣東,我回來了”
從“家門”到“廠門”無縫對接上午9時46分,楊水清在貴州從江站踏上前往廣州的專列。在車上,他顯得很興奮:“我在深圳務工,從深圳到老家黎平縣沒有直達的列車,之前我都需要轉5趟車才能回家,不僅耗費精力,而且車票很難搶。現在有了免費返崗列車太方便了。”
與楊水清一同踏上返崗旅途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四歲半的孩子。楊水清表示:“我不想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所以去年我把孩子、老婆都接到深圳生活。”今年,他們一家人還帶了一個大行李,里面裝滿了年糕、香腸、炒米粉等家鄉特產。楊水清說:“帶著家鄉美食到深圳不僅能夠緩解自己的鄉愁,也能讓工友們嘗嘗我們家鄉的特色。”
列車飛速向目的地進發,車上工作人員給乘車的小朋友貼心地分發食品、糖果。此時車廂內傳來一陣優美的吉他聲。“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90后”青年吳珍望抱著吉他,輕輕彈唱。吳珍望在廣東務工已有5年,目前他在廣州荔灣區做物流攬件員。從去年10月開始,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吉他,他感嘆:“音樂為我的打工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也激勵著我不斷奮斗。”回首在廣東打工的歷程,他表示自己收獲很多,收入也不斷提升,如今每個月到手有6000元到8000元。這次是吳珍望第一次坐免費返崗專列,他感到很溫暖。新的一年,他期待自己能夠早日脫單,工作更上一層樓。
中午13時33分,隨著列車緩緩緊進站。楊水清忍不住在車廂中大喊一聲“廣東,我回來了!”此時,廣東人社部門的工作人員已早早地在南站等候。近20輛大巴車也早已在南站外等候。待測溫登記完畢后,將送務工人員分別前往各市,直接返廠。
據悉,除了本次免費返崗專列,貴州普安站和云南大理站在不同的時間點也會發出免費返崗專列,輸送約1200名務工人員入粵返崗。
專機、專列、專車!花式復工“點對點”護送老鄉返崗
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用工大省和異地務工人員大省,春節前超過800萬外省籍務工人員返鄉過節。 針對節后部分務工人員返程買票難、部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廣東花式復工“點對點”護送老鄉返崗。2月6日晚7點,一輛輛大巴陸續開進中山市興中體育場。乘坐中山市首批專機、專車返崗的1200多名外省市務工人員順利抵達中山。
2月7日,一趟從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機場出發的航班,跨越1190多公里抵達廣東惠州。這是2022年惠州首架務工人員返崗包機,128名務工人員平安落地。 來自四川瀘州的黃春梅,在中山工作已有7年,她表示以前返崗需要在路上花費20多個小時,現在專機送到家門口,只需要兩小時就能回到中山,大大節約了返崗的精力和成本,更讓她感受到廣東的“城市溫度”。
“目前,廣東各類企業已陸續復工復產。”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節后至元宵節有九成以上返粵返崗,組織務工人員有序流動壓力較大。” 針對節后部分務工人員返程買票難、部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廣東省人社部門主動加強與勞務輸出省份溝通對接,對疫情相對平穩、來粵就業人員相對集中的貴州、云南等部分省份,為務工人員提供全流程的返崗對接服務。
據了解,廣東各地組織安排2000余班次專車、10趟專列和3次包機活動。
焦點問答
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夏義兵:元宵節后,務工人員返崗率將超過九成
羊城晚報:廣東節后用工情況如何?
夏義兵: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用工大省和異地務工人員大省,春節前超過800萬外省籍務工人員返鄉過節。目前,廣東各類企業已陸續復工復產。截至昨天,廣東企業開工率已達51.3%,農民工返崗人數接近400萬,返崗率達45%。
根據往年的經驗,元宵節前后廣東還將迎來新一輪的返崗小高峰。預計元宵節后,務工人員返崗率將超過九成。為了解決企業用工,從春運開始截至目前全省已組織召開線上線下招聘活動604場,招聘企業1.15萬家,發布崗位49.8萬個,幫助達成就業意向8.3萬人,取得初步成效。
羊城晚報:接下來將如何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夏義兵:為了滿足用工需求,接下來,廣東將同時發力省內、省外招聘對接活動。全省部署開展線上招聘會832場、線下招聘會778場,節后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重點在珠三角地區以及汕頭、韶關、湛江等地舉辦區域招聘活動,促進供求快速對接。 既舉辦大型的現場招聘對接活動,也注重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小型靈活的村企、園村、校企對接招聘會;既組織常規現場招聘活動,也通過手機APP、網站等渠道舉辦的網絡招聘活動,降低企業和求職者對接成本,幫助提高匹配效率。
與此同時,推進廣東珠三角城市與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對接,大力開展省際勞務協作,引進外省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