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虎頭山下“守門人”:一支隊伍,20余年守護南海國門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張國雄

            虎頭山,坐落于南海之濱的廣東省茂名市,海拔只有25米,卻是扼守茂名水東港門戶的重要“守護者”。它的山腳下,駐守著這樣一支平凡的隊伍,在二十多年的漫長時光里,他們與虎頭山扮演著同樣的“守護者”角色,共同守護著南海國門的安寧。他們,就是茂名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駐水東港執勤隊民警。

            應對得了挑戰,戰勝得了困難,他們與寂寞作伴,與虎頭山并肩,共同詮釋守護的意義。近日,記者走進這支隊伍,講述這虎頭山下的“守門人”——茂名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駐水東港執勤隊民警的故事。

            虎頭山全景

            堅守:

            國門體驗第一課,他在船上從頭吐到尾

            梁鋒,茂名邊檢站駐水東港執勤一隊隊長,他也是隊里資歷最老的民警,人稱港區“活地圖”。港區有幾座碼頭、幾個泊位,位置在哪里,梁鋒如數家珍;經常出入口岸的船員來自哪些國家,證件有什么特征……這些業務數據,梁鋒早已爛熟于心。出海執勤時,面對來回近7個多小時的航程,剛來不久的民警吐得昏天黑地,而他卻能應對自如。

            梁鋒帶隊登上“單點”油輪執勤

            回到17年前,他剛被分配到單位的時候,面對的可不是這樣的光景。

            當時,由于所在單位擔負著全國唯一一套海上三十萬噸單點浮筒原油接卸系統(以下簡稱“單點”)的執勤任務,每逢新警到來,“單點”勤務自然而然成了國門體驗的第一課。

            “3個小時的航程,從頭到尾都在吐,最后是我連拖帶拉把他帶上大船的。”第一次帶梁鋒出去的民警“師傅”陳慶陽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雖然連站穩都難,回來后還去醫院打了兩天點滴,但初來乍到的梁鋒還是堅持完成了任務。

            他天生有股不服輸的念頭,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他幾乎主動申請包攬了所有的“單點”勤務,創造了一年內駐船110余天的紀錄。

            從一開始的“昏天暗地”到漸漸地適應,梁鋒用一次次難受的經歷戰勝了生理上的反應,精湛的業務水平也在一次次的執勤中得以提升。“現在,無論遇上多么惡劣的海況,我都不暈船,這些都是那時候鍛煉出來的。”梁鋒自豪地說。

            事實上,在這里工作的95%以上的民警都有這樣的“暈船”經歷,但人人都以能執行“單點”勤務為榮,“這就是我們茂名邊檢人的‘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嘛。”梁鋒解釋。苦中作樂、越是艱苦越向前、完成任務第一,這就是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精神源泉。

            奉獻:

            疫情期間化身“大白”,眼藥水用得比消毒水還多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隊里工作的節奏。從開始的未知、緊張到沉著應對,每一次的轉變,都凝聚了民警們淚水和汗水雙重疊加的努力。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執勤中,每一名民警都要身著全副防護裝備,化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白”。在炎熱的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執勤,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身體冒出的汗水不一會兒就把身上的衣服浸濕;到了冬天,由于溫差原因,呼出的熱氣一會兒就讓原本清晰的護目鏡蒙上一層霧。

            辦理出入境手續時,民警需要長時間隔著模糊的護目鏡盯著屏幕,每次驗放完畢,民警的眼睛都是酸痛甚至紅腫的。經常有民警打趣道,每次下勤,眼藥水用得比消毒水還多。

            比起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的折磨更是一場考驗。按照工作規定,執行完高風險崗位勤務的民警需要隔離一段時間,以降低疫情風險。

            去年8月份的一個深夜,正在隔離的民警羅劍突然接到懷孕在家妻子打來的緊急電話:“我肚子好痛,難受。”妻子前期孕檢檢查出胎位不正,羅劍心里不禁擔心起來,好在同事及時幫忙將妻子送醫,經檢查后并無大礙。這時,一整晚提心吊膽守在電話旁的羅劍才敢合上眼休息一會兒。“老公你那邊責任大,安心工作,我和寶寶好著呢。”妻子的信息讓他既愧疚又感動。

            羅劍在執勤點準備年夜飯食材

            工作地和家里相距不過40分鐘車程,但疫情期間,由于工作和隔離的原因,羅劍與家人經常是一兩周才能見上一面。每次外出執行勤務,妻子總會用一句“你守好國門,我看好小家”鼓勵他。正是有了家人的鼓勵,每逢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羅劍總是搶著第一個報名。

            “我家里負擔輕一點,工作中我可以承擔多一點。”每次報名,他總能給出自己的“理由”。大家都知道,羅劍家里的情況一點“也不少”,于是,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同事們也第一時間搶著幫忙,用這種互幫互助的“默契”凝聚成這個集體戰斗力的“密碼”。

            團圓:

            虎頭山下守國門,他盼春節妻兒來“反向團圓”

            每年春節,駐守這里的民警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新年愿望:有的是收到家里的一聲問候,有的是吃上家鄉的一些特產……

            對民警易劍鋒來說,他更期待的還有一件事情:妻兒的到來。

            工作多年,“本地人”易劍鋒回家過年的次數卻是隊里最少的。“我想見家人隨時可以,外地的同事一年到頭卻難得見上一次。”過年前,他早早地就把過年休假的機會讓了出來,而妻兒到執勤點來“反向團圓”就成為了每年的慣例。

            作為“交換”,易劍鋒每年都會選擇滿足來隊團圓妻兒提出的一個小心愿。“我在抖音上看到旁邊的虎頭山拍照蠻好看的,剛好今年是虎年,你帶我去打卡吧。”今年的心愿,妻子早早想好了。“保證做到!”對于這個簡單的要求,易劍鋒自然是一口答應。

            帶著妻兒登山當天,易劍鋒還拉上了剛從邊疆調回與妻子團聚但同樣選擇留下值班的“新人”劉振杰。

            易劍鋒(右一)在虎頭山附近海域執行海上巡邏任務

            駐足山頂往下眺望,壯闊的海景盡收眼底,幾條船舶點綴在茫茫海面,錯落有致的村屋鑲嵌于土地上,工作多年卻是第一次抽空登頂的易劍鋒心情大好。

            他指著執勤點所在的地方說道:“遠處看,我們只是一個執勤‘點’,但守護的卻是整個大口岸啊。”“守護,或許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吧。”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來,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