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 通訊員 黃蓉芳 范敏玲 舒悅
圖/通訊員 李劍鋒
(資料圖片)
7月1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開園暨納米產業聯盟啟動活動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行。
記者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園區位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總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由納米科技研發核心區、中試孵化區與生活配套區三大功能區組成。這里將成為廣納院的總部研發基地,承擔納米技術研發與孵化功能,未來將匯聚超過2000名納米科研工程師,形成強大的納米產業研發及孵化能力。
當天,近50家納米企業、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聯盟,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高地匯聚合力。活動特別邀請了南沙區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局等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出席,進一步強化兩大國家級開發區在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打造納米創新基地:
聚焦科技創新鏈的4-6級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納米產業創新高地建設方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成納米技術創新及應用示范區和國際一流的納米產業創新高地。
作為大灣區納米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黃埔區、廣州高新區以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為牽引,建設廣納院總部園區、中國納米谷“一園一谷”重大平臺,孕育納米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向規模化和集聚化發展。
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作為廣納院的總部研發基地,承擔納米技術研發與孵化功能。
“廣納院的使命是‘為國家科技創新補短板’,我們聚焦科技創新鏈的4-6級,打造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成建制的世界一流的納米產業基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廣納院院長趙宇亮表示。
在科技創新鏈中,1至3級是基礎研究,4至6級是成果轉移轉化,7至9級是產業化。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于科技創新鏈的7-9級,依托優秀大學和科研機構,基礎研究也有競爭力。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將聚焦科技創新鏈的4-6級,圍繞納米生物醫藥、納米智能技術、納米新材料和納米新能源等產業研發方向,推動全球納米科技創新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孵化,形成以創新性、顛覆性技術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打造引領國際納米科技發展的技術高地和產業創新中心。
成立產業聯盟:
推動大灣區納米企業“共生共長”
當天,粵港澳大灣區納米領域龍頭企業、重點研究機構等創新主體共同發起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聯盟,探索建立創新合作機制,引導納米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共建粵港澳納米產業協同創新生態。
“聯盟的目的就是打造良性生態圈,實現互聯共通、合作共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納米科技企業‘共生共長’。”廣納院副院長、國家納米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祥良教授表示。納米科技在傳統和新興工業制造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聯盟將激發納米技術的賦能效應,引領帶動納米相關產業升級發展。
聯盟由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科學儀器等納米科技領域的龍頭企業發起,包括廣納發展、TCL商用、禾信儀器、視源股份、方邦電子、立景創新、瑞貝斯藥業、鹿山新材料等知名企業。
“聯盟整合納米產業領域上下游企業,包括人才、產業資本、科技服務等資源,打造納米產業創新聯合體,最終帶動產業創新能級的提升。”廣納院院長助理、廣東省廣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節玲表示,公司將在科技成果轉化與運營、專業協同與資源整合等方面發揮優勢,助力納米科技產業化發展。“未來將有更多科學技術成果引進來,在這樣一個整體協作的氛圍里,高效率地進行成果轉化。”劉節玲說。
建設“一園一谷”:
“小納米”撬動大產業
近年來,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始終把握前沿科技發展脈絡,前瞻布局納米等新興產業領域。以廣納院為牽引,該區建設了“一園一谷”重大平臺:在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聚焦納米科技研發打造廣納院總部園區,在知識城聚焦納米科技產業化規劃建設1.1平方公里的中國納米谷。
為推動納米產業重點項目快速落地,黃埔區、廣州高新區通過充分運用信任籌建機制,為項目建立動工搭建“綠色通道”,實現項目“引進即籌建、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產”。位于中國納米谷的廣納院首個產業化項目——5G濾波器項目,從平地到產線運行僅用10個月時間,刷新了“黃埔速度”;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項目,從交地到完成臨時用地、臨時道路、施工用電及用水等所有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僅用時9天,快速實現拿地就建。
同時,黃埔區、廣州高新區構建了“一基金一政策”支持體系,出臺了國內首個納米產業專項政策——“納米10條”,在產業集聚、人才引進、技術研發、辦公用房、舉辦重大推介交流活動等方面給予支持,單個納米企業最高可獲得超過1.7億元的政策扶持;設立大灣區納米產業投資基金,助力納米產業實現大發展。
“小納米”撬動大產業。目前,黃埔區、廣州高新區構建了“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的創新全鏈條,集聚超百家納米領域創新型企業,實現產值千億,為沖刺“萬億制造”注入強大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每日時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在廣州黃埔開園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柳卓楠通訊員黃蓉芳范敏玲舒悅圖 通訊員李劍鋒7月1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基地開園暨納米產業聯盟啟動活動在
每日快報!漲水明顯!西江可能再次發生編號洪水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張超通訊員吳怡蓉7月2日,記者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江委”)獲悉,15時,今年第3號臺風“暹芭...
今日熱搜:【視頻】臺風“暹芭”登陸茂名電白,“風后雨”仍將維持一段時間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梁懌韜通訊員梁巧倩王天巍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梁懌韜今年第3號臺風“暹芭”,7月2日下午登陸廣東茂名電...
速遞!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東側最后一節管節順利出塢
7月1日,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東側最后一節管節(E24)順利絞移出塢羊城晚報訊記者王丹陽、通訊員黃夏攝影報道:7月1日10時45分
每日關注!“粵智助”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 政務服務進村入戶幫扶到人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羅仕沈釗通訊員粵政數江門臺山市川島鎮茫洲村,一個常住人口僅300多人、距離陸地約8 5海里的島外島,曾是臺山市辦理政務服
全球速看:7月1日起,廣東正式實施失業保險基金省級統籌
羊城晚報訊記者周聰報道:7月1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根據《廣東省失業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實施方案》,廣東于2022年7月
世界即時:廣東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 做好臺風“暹芭”防御工作
7月1日18時,“暹芭”和“艾利”的“合影”廣州市氣象臺風云2G衛星圖像羊城晚報訊記者付怡,通訊員粵應宣報道:臺風“暹芭”即將登陸廣...
【全球播資訊】“暹芭”或今天正面襲擊粵西 “艾利”緊隨其后現身
7月1日,“暹芭”逐漸移近華南沿海,游客吹著強風“打卡”廣州地標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梁懌韜攝南海與西北太上演“雙風鬧海”羊城晚報訊...
環球關注:湛江將海上防風應急響應升至最高級 所有船舶當日19時前進入錨地防風
羊城晚報訊記者袁增偉、通訊員劉毓林報道:7月1日傍晚,記者從湛江海事局獲悉,臺風“暹芭”較大可能于2日中午前后登陸雷州半島。為保障...
今日快訊:珠江防總將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羊城晚報訊記者許張超、通訊員吳怡蓉報道:7月1日,記者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江委”)獲悉,受臺風“暹芭”影響,珠江...
全球快播:Magnificent Huangshan Mountain appreciated by the world
AviewofHuangshanMountaininEastCh...
當前速遞!香港開新篇 | 強強聯手!依托大灣區戰略 發展國際創科中心
央視網消息:在“十四五”規劃中,...
天天快資訊丨香港青年逐夢大灣區丨香港青年教師嚴智德:“我們參與其中,所以想留...
粵港澳大灣區便捷的交通、便利的生...
大學生的夢想:固體廢棄物變廢為寶
固體廢棄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
筑夢新時代 全民共健康|陜西省體育館舉行全民健身開放啟動儀式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7月1日上...
簡訊:【走進縣城看發展】浙江德清:將改革進行到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德清位于...
【環球新視野】西藏邊陲村落的“蝶變”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
當前視訊!外交部:美國才是玩弄虛假信息的高手
7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
全球今亮點!趙立堅:美國是玩弄虛假信息的高手
針對美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
天天視點!中國海油累計向香港供氣突破670億立方米
圖為中國海油香港終端處理廠。中國...
全球新資訊:【九城同心向未來】揭秘武漢都市圈的“黃金皮膚”
縣域經濟規模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
個人最高8000元購車現金補貼!榆林市汽車消費補貼火熱進行中
2022年榆林市汽車消費補貼來啦榆林...
【全球播資訊】“暹芭”或今天正面襲擊粵西 “艾利”緊隨其后現身
7月1日,“暹芭”逐漸移近華南沿海...
環球關注:湛江將海上防風應急響應升至最高級 所有船舶當日19時前進入錨地防風
羊城晚報訊記者袁增偉、通訊員劉毓...
今日快訊:珠江防總將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羊城晚報訊記者許張超、通訊員吳怡...
當前熱門:“播主類”校際聯考“上新” 藝體類院校專業考生該如何報考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孫唯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