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張超報道:11月17日,由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廣東省水利廳、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全國節水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年前大幅下降,全國用水效率總體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廣東逐漸形成節水型社會格局。
廣東用水效率居全國前列
(資料圖片)
“中國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到90年代,各類綜合節水技術就已很普遍,而工業節水和城市生活節水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的?!敝袊こ淘涸菏客鹾票硎?,國內節水從1.0階段的行業工程技術節水到2.0階段的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再到3.0階段的生產、消費、貿易統一節水,目前已進入“數字節水”4.0階段。
作為全國第一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廣東以全國6.6%的水資源量,保障全國8.9%人口的用水需求,支撐全國10.9%的經濟總量,正在多措并舉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在“數字節水”階段,廣東如何節水?記者了解到,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節水基礎技術改造,年節約用水量達到44.39萬立方米;廣東省水利廳則通過建設餐廚廢水處理、雨水收集、生活污水處理、綠地高效灌溉等系統,實現每年節水3萬立方米,減少污水排放2.4萬立方米。
據悉,自2012年以來,廣東的節約用水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人均綜合用水量較2012年下降2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62%。目前,深圳、珠海、廣州、汕頭、東莞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19個地級及以上市節水型城市自評達標,建成43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區以及5000多個節水型企業等節水載體。
節水“黑科技”炫酷亮相
17日上午,記者來到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的節水高新技術成果展區,只見一只機器狗正靈活地來回“巡邏”?;浐K畡崭笨偣こ處熩w焱告訴記者,廣州市南沙區黃閣水廠場域面積較大,人轉上一圈要耗費一個小時,就由機器犬代替人進行巡檢,由攝像頭將核心數據實時傳輸到中控室。
記者注意到,現場屏幕的數字孿生平臺復現了百里以外的黃閣水廠,觀眾可以像“玩游戲”一樣,跟著機器犬視角了解水廠運作情況?!埃ㄑ矙z的)機器犬模擬人的步伐和關注點進行智能巡檢,比如我們關心取水泵,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它的運營狀態。”趙焱點擊“取水泵房”,屏幕中就可以看到復現出來的六個取水泵,屏幕左、右兩側還顯示著不同吸水井和取水泵的實時數據。
在全球最大水務公司蘇伊士集團的展示區域,澳門智慧水務的工作情況也吸引了不少人關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蘇伊士的“無人值守”模式已在澳門自來水廠運營20多年,通過供水管網表現檢測平臺以及實時水泵運行工況、高位水池水位等信息,不僅可以模擬出供水管網的實時動態,還能通過數據分析追蹤管網異常情況,減少管爆事故發生。
智慧感應高效節水水龍頭、支持全頻段物聯網傳輸的電磁水表等節水產品,進一步顯示科技觸角正不斷伸向節水產業的各個領域。據統計,此次節水高新技術成果展聚集了來自水務運營、供排水設備制造、節水服務、工業節水、農業節水、家庭節水器具等領域的40余家國內外企業。17日上午,展區還集中舉辦了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金額達9.5億元。
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孟帆表示,廣東正在推動節水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和咨詢服務集群發展,探索先進適用節水技術產業化的可行性及形成產業集群的具體領域,重點發展壯大一批陶瓷衛浴、生活器具、綠色家電、微水洗車等智能節水產業項目,推動形成“產業節水、節水產業”的節水發展新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