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證處調解很方便,讓我有時間準備還款,不用打官司減少了很多麻煩,我一定按照公證書內容按時還款”。一起銀行訴楊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廣州公證處公證員與銀行委托代理人及當事人協商,通過公證處參與訴前調解便捷解決糾紛,維護了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是廣州公證處積極參與訴前調解高效化解糾紛的一個縮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訴前調解+賦強公證”金融糾紛化解模式是繼廣州公證處區塊鏈網絡賦強公證系統上線后,又一金融、公證與科技跨界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實現銀行區塊鏈存證系統、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系統與區塊鏈網絡賦強公證系統的多端互聯,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全新司法動能。
成立金融債權公證調解中心
快捷高效拓寬解紛渠道
廣州公證處積極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成立金融債權調解中心,更好滿足日益增長的金融解紛需求。
楊先生通過在線簽署協議向銀行貸款15萬元,由于資金周轉不靈構成違約,銀行將楊先生訴至法院要求償還本金、利息、違約金及罰息。經承辦法官與銀行、楊先生溝通,當事雙方均同意調解。廣州公證處公證員鄭曉曉作為廣州互聯網法院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的特邀調解員,負責對該起貸款糾紛進行訴前調解。
調解前,公證員告知雙方相關權利義務。調解中,公證員向楊先生說明繼續逾期不還貸,或導致違約金增加且將影響征信記錄的后果,楊先生解釋逾期還款違約的原因和自身困難,在了解問題的嚴重性后,表示愿意延期分期償還欠款。考慮案件特殊性,公證員立即聯系銀行,就楊先生償還貸款新方案、期限與銀行積極溝通協調,為楊先生爭取減免和分期政策。最終,該起糾紛成功化解,楊先生按照新還款計劃向銀行償還貸款,銀行同樣作出讓步,免除楊先生部分罰息和復利。雙方通過廣州公證處區塊鏈賦強公證系統簽署《調解協議書》,并由廣州公證處對該協議書賦予強制執行效力。
公證區塊鏈賦能
構建金融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該案調解成功,廣州公證處首次運用網絡“訴前調解+賦強公證”出具粵港澳大灣區首份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網絡賦強公證書。據統計,廣州公證處參與當地法院金融糾紛訴前調解工作,已受理案件136件。
為保障調解協議順利履行,當事人通過廣州公證處在線調解與網絡賦強公證系統采用人臉識別、電子簽名方式完成簽署調解協議并按照規定通過廣州公證處區塊鏈賦強公證小程序在線辦理賦強公證手續。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審核,近日廣州公證處出具業內首份網絡訴前調解區塊鏈賦強公證書,將調解協議賦予強制執行效力。
據悉,公證參與訴前調解,通過司法聯盟鏈legalXchain相關系統對調解全過程鏈上存證、賦強文書鏈上核驗、電子卷宗鏈上流轉,將極大方便當事人、金融機構和法院,大幅降低訴訟增量、節約司法審判資源,實現金融糾紛的分流、調解、審理工作無縫對接,構建具有大灣區特色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創新模式發揮公證預防作用
打造金融訴源治理“廣州新樣本”
賦強公證具有預防風險、快速執行等優勢。為實現公證與金融訴源治理深度融合,廣州公證處運用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打造安全、合規、高效、便捷的“訴前公證調解+賦予強執效力”平臺,滿足當事人足不出戶解決金融糾紛的司法需求。這是廣州公證處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線上金融公證業務的新探索,是公證參與法院訴前調解推動非訴訟糾紛化解、深化訴源治理的新舉措,也是源頭預防和一站式多元化解糾紛的成功經驗。
廣州公證區塊鏈訴前調解新模式打造涵蓋貸前預防、貸中監督、貸后督促調解、執行代理等全流程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強化當事人的履約意識,增強信貸風險防控,節約糾紛處置成本,提高債權回收效率,有效解決合規運營和債權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