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粵衛信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專家建議,新冠抗原檢測陽性后,居家治療人員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可進行對癥處置或口服藥治療。
怎樣進行對癥處理?如何合理使用口服退燒藥呢?南方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鄭萍特別介紹發熱用藥的注意事項。
退熱主要是緩解因發熱而引起的不適
發熱通常是指腋溫≥37.3℃,這只是個參考值,因為每個人的基礎體溫是有差異的。特別對于兒童,除了看體溫上的數字,還要觀察其有沒有異常的表現,例如是否有不舒服的表現?情緒如何?有沒有力氣等等。
鄭萍指出,“發熱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許多疾病在開始發作時都可以表現為發熱。處理發熱首先需要明確導致發熱的原因。”
一旦明確了發熱的原因,就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和護理。鄭萍說,“對于病毒性疾病,如常見的感冒等,一般不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對癥治療即可。退熱的目的是要緩解因發熱而引起的不適,比如睡眠不安、胃口差、兒童持續哭泣、煩躁、活動減少等。”
并非發熱就服用退燒藥
需注意的是,不要一發熱就服用退燒藥來處理。鄭萍表示,只有在腋溫大于38.5℃,或者兒童出現明顯不適時才考慮用藥物作退熱處理。實際上,關于38.5℃這個分界點其實并不那么嚴格,這只是根據實際的臨床經驗結果而設置的一個分界點。有時39℃,還能精神勁兒十足,看不出來生病,此時可根據具體情況,當感覺不適的時候再服用退熱藥。
當發熱導致身體不適,我們要做的就是采取各種措施,讓身體感覺舒服一些。比如:
1、把房間的溫度保持在舒適的溫度,不要過低或過高;
2、穿著合適的衣服,不要太厚,也不要太單薄;
3、選擇純棉透氣的衣物,當退燒出汗時,能夠吸汗,并且要及時更換衣物;
4、多喝水,防止出汗脫水。如果寶寶不愿意喝白開水,可以喂一些不太甜的果汁,或者煮一些蘋果水和梨水;
5、對于寶寶而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和精神狀態。勤測量體溫,當體溫高于38.5℃時或者孩子精神狀態轉差時就可以使用退燒藥。
雖然有研究表明,在使用退燒藥時再用溫水擦浴,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會更好。但鄭萍表示,“不建議常規使用,特別不推薦對發熱兒童采取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辦法來降低體溫,更不推薦采用冰水或酒精擦浴的方法來退熱。酒精擦浴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酒精在擦拭身體的過程中,會透皮吸收,一方面可能會導致過敏反應,另一方面可能會引起血管擴張、血容量下降,甚至出現休克的危險。”
三個月以內的嬰幼兒發熱建議及時就醫
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鄭萍指出,在兒童退熱藥物的選擇上,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衛生組織僅推薦的兩種退熱藥。而對于三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是否應用退熱藥,目前沒有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因此,不建議自行在家服藥,出現發熱時建議及時就醫。
1.對乙酰氨基酚
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其退熱效果與劑量成正比,過量會引起肝毒性,不推薦小于3月齡的嬰幼兒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單次使用劑量成人看說明書,兒童是10-15mg/Kg。通常在服用30-60分鐘以后開始起效,3-4小時內達到最大效應,作用一般可以持續4-6個小時。因此,對乙酰氨基酚需要間隔4-6個小時才能服用。
關于對乙酰氨基酚24小時內最多可服用多少次?目前國內的說明書和相關指南均提到24小時內服用不能超過4次。但如果反復高燒,高燒不退,不得已24小時內使用5次也可以。該藥最大的日劑量是75mg/Kg,同時每天總的日劑量不能超過4克。目前市面上的代表藥物為泰諾林、(小兒)百服嚀等。
2.布洛芬
布洛芬也是一種常用的退燒藥。不推薦小于6個月的嬰兒使用布洛芬,因為6個月以下的孩子腎功能相對較弱,使用布洛芬出現腎毒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成人劑量請看說明書,對于6月齡以上的兒童,單次劑量是5-10mg/Kg,通常在60分鐘內起效,3-4小時達到最大療效,作用一般可持續6-8個小時。因此,布洛芬需間隔6-8個小時才能服用。24小時內服用次數不能超過4次,最大日劑量40mg/Kg,且每天的總劑量不超過2.4克。市面上代表藥物,有美林、布洛芬膠囊等。
“布洛芬與對乙酰氨基酚相較,其退熱效應和作用持續時間稍微強一些,具有更明顯的退熱作用,因此更適合于感染性疾病導致的高熱。”鄭萍說。
需要提醒的是,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并服用,也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因為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服用的劑量不同, 容易造成混淆,因此二種藥物聯合使用或者交替使用的退熱方式不可取。
值得一提的是,退熱貼退熱的原理是其中膠狀物當中的水分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有助于散熱。鄭萍指出,由于退熱貼面積有效,對于全身退熱的作用幫助不大,還有導致過敏的危險,因此專家也不推薦使用。
退熱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退熱的目的在于改善發熱的舒適感,因此需監測有無嗜睡、有無脖子僵硬、有無精神狀態改變、有點狀的出血性皮疹等狀況;對于兒童發熱,還要觀察兒童能否正常活動以及液體的攝入量,這些比監測溫度曲線更加重要。
鄭萍指出,無論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還是布洛芬,一般在60分鐘內都應該觀察到療效,3-4小時可以看到療效的成果。如果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后3-4小時,體溫仍然較高,而且不適感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可將對乙酰氨基酚直接更換為布洛芬。
如果服用布洛芬3-4小時后,體溫仍然較高,而且不適沒有得到改善,也可以將布洛芬直接更換為對乙酰氨基酚,這種現象可能與某些發熱只對某一種退熱藥效果更好有關。要注意是對乙酰氨基酚更換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換為對乙酰氨基酚,只是單純的藥物替換,并不是交替使用。
持續發熱超過三天,在病程中體溫持續的升高或者出現新的癥狀,應該及時就醫。
需要提醒的是,許多復方感冒藥,比如復方氨酚那敏、酚麻美敏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4歲以下的兒童不推薦使用復方感冒藥。成人和4歲以上的兒童如果需要服用復方感冒藥的時候,建議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避免重復用藥的發生。對乙酰氨基酚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復方感冒藥同服,或會發生藥物過量的現象,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肝壞死等致命性的疾病。
Tips:何時需要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可通過自駕車、120救護車等方式,轉至相關醫院進行治療。
1、呼吸困難或氣促。
2、經藥物治療后體溫仍持續高于38.5℃,超過3天。
3、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不能控制。
4、兒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喂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
5、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或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流液、胎動異常等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