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p>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近兩成 強大支持為產業保駕護航</p>-天天觀點

            廣汽埃安番禺區總裝車間

            " data_ue_src="https://news.ycwb.com/pic/2023-01/05/51667636_7fb849f7-0c51-4afd-93a9-10389cae6887copy_batchwm.jpg"/>

            全省汽車產值去年有望達到1.15萬億元,成為廣東第八個產值超萬億的產業集群


            (資料圖)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戚耀琪

            在1月3日舉行的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推動制造強省建設邁出新步伐,緊緊抓住產業項目、工業投資、產業平臺,加快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近年來,能源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為廣東的實體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正在進行的廣州國際車展上,國內外車企都將新能源汽車放在了最顯眼的舞臺位置上。這也成了廣東新能源汽車企業跨越式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展示平臺。

            2022年,廣東繼續推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健全“鏈長制”,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實現了“質”的飛躍。作為全國汽車產業第一大省,廣東已形成涵蓋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完備產業鏈。

            最新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廣東省汽車產量超過41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0%,將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接近130萬臺,同比增長140%,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份額約18%。全省汽車產值2022年有望達到1.15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成為廣東省第八個產值超萬億的產業集群。

            產業端:創新不止鑄就業界明星

            廣東有兩大新能源汽車明星企業:埃安和比亞迪。埃安是廣汽集團的新能源生力軍,比亞迪則是長期專注新能源全產業的國內汽車巨頭。兩者同樣也是國內業界的雙星,昭示出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強勁動力。

            2022年3月《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廣州汽車產業由大變強、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突破期,廣州將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智車之城”。根據發展目標,到2025年,廣州全市汽車產能突破500萬輛,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新能源汽車產能超200萬輛,進入全國城市前三名。

            總部位于廣州的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企業瞄準的就是高質量發展。就在本次的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了面向2030年的萬億廣汽藍圖,即“萬億廣汽1578發展綱要”,力爭在2030年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世界一流科技企業。“廣汽埃安是廣汽集團發展電動汽車事業的核心載體,更是廣汽集團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發展的排頭兵?!睆V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

            去年,廣汽自主品牌“雙子星”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合計產銷超62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3%。去年埃安完成股改和A輪融資,投后估值超千億元,成為國內未上市新能源車企中估值最高的企業。

            廣汽能源科技公司2022年成立運營,廣汽積極布局礦產資源,打造能源生態,投資109億元的自主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因湃電池動工開建。此外,廣汽埃安第二工廠和廣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建項目相繼竣工投產,廣汽本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項目也加快推進,為電動化奠定產能基礎。伴隨電動化的是智聯化的加速落地,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核心普賽操作系統開發進展順利,計劃2023年量產搭載,有望成為國內首個量產落地的車云一體化電子電氣架構。

            廣汽集團在2017年還前瞻性布局投入建設智能網聯領域,建設投資額超450億元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目前已落實投資額近400億元。目前,廣汽集團已積極布局礦產資源,未來將在能源及能源生態領域加大投入,建立“鋰礦+基礎鋰電原料生產+儲能與動力電池生產+充換電+儲能”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布局,降低產業鏈成本,實現新能源產業鏈整體自主可控,同時協同發展儲能業務,提高廣汽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國內眾多新能源車企中,風頭最強盛的仍然是比亞迪。2021年以來,比亞迪銷量持續翻番上漲,已成了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比亞迪每月都在打破自己上一月的銷量紀錄,持續位列銷冠位置。去年1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23.52萬輛,上年同期為9.91萬輛,同比增長137.30%。至此,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46%。

            近兩年比亞迪能夠實現爆發式增長,歸根結底在于其前瞻性地押注新能源路線,并在發展過程中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成立27年來,比亞迪的研發投入遠超同行,2021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為106.27億元,研發人員數量超4萬人,積累了2.6萬項全球授權專利,形成了龐大的“技術魚池”。

            按照中汽協數據,去年1-11月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3%,在這極為有限的增幅下,比亞迪卻增長了兩倍有余,很明顯,比亞迪搶占了更多市場份額。事實上,僅從銷量前十名的新能源車型來看,就有7個是比亞迪的產品,并長年如此,比亞迪的新能源國民化戰略取得了明顯成功。

            除了埃安和比亞迪兩大巨頭,研發總部位于廣州的小鵬汽車,同樣是一家專注未來出行的科技公司。作為新勢力企業,小鵬汽車通過構建全棧自研的核心能力,也成了中國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之一。

            政策端:強大支持為產業保駕護航

            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廣東省不遺余力,年年政策創新,涵蓋了上中下游的所有環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狂飆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政策支持和供給體系的建設。

            在2022年公布的《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智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被給予了重點關注。按照該規劃,廣州要加強整車“三電”系統頂層設計與能量管理技術研究,支持能量回收系統、電驅動系統和底盤的集成一體化研究,著力開發高比功率、高比轉矩的驅動電機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驅動系統,以及開發新型高效的混合動力總成系統。加強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石墨烯電池等前沿電池技術的研發。

            除了純電,廣州還將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鼓勵整車企業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引進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氫燃料電池整車企業,推動整車企業與氫燃料電池企業開展整車集成合作,率先發展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氫燃料電池專用車和商用車,探索氫燃料電池高端乘用車產業化,加速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商用化進程。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建設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基礎設施。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

            除了上游政策的鼓勵,下游消費瓶頸同樣在突破。2022年,廣東省能源局印發了《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并組織實施,規劃到2025年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集中式充電站4500座以上,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約25萬個,對各地市制定規劃、推進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和任務。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也印發了《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20-2035年)》,明確要求已建和規劃建設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充電設施全覆蓋,確保充電樁與服務區建設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投入使用。截至去年11月,全省累計建成高速服務區充電樁約2280個,具備建設條件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實現充電設施全覆蓋。

            2022年1-10月,全省新增建成公共充電樁1.7萬個,完成計劃的85%。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約19萬個,全省1123個鄉鎮實現了公共充電樁全覆蓋,滿足電動汽車在公共區域充電補能的需求。

            廣東還充分發揮財政補貼資金的引導作用。2013—2021年度,省能源局、省財政廳共安排獎勵資金11.83億元,有力激發各主體投資建設充換電設施建設熱情。目前,全省統一的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服務平臺——“粵易充”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運營商671個,充電樁15.1萬個。后續將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負荷參與電力系統負荷的削峰填谷,起到蓄能作用。省能源局還組織修訂了《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在電動汽車高速發展期間,更好指導我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電動汽車 廣汽集團 氫燃料電池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