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晚報》報道,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中央宣傳部、公安部于5月10日聯合啟動“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發動群眾力量,匯聚群眾智慧,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濃厚氛圍。
近年來,各地電信網絡詐騙愈演愈烈,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緊跟時事,被人們戲稱“總有一款詐騙適合你”。廣大群眾深受其害,有的被騙數千上萬元之多,甚至有老年人被騙光了養老金。可以說,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社會的一大“毒瘤”,打擊此類犯罪行為已是刻不容緩。
做好反詐工作,重在“打”。近年來,公安、工信等部門聯合施治,通過建設信息通信行業反詐大平臺、開展“斷卡行動”等手段,不斷壓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生存空間。公安部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至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實現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相關部門要總結此前的好經驗、好做法,針對詐騙手段的更新迭代隨時提升技術手段、健全風險監測機制、提升預警攔截能力,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做好反詐工作,更在“防”。破案再快再好,也不如不發案;追贓再多再遠,也不如不受騙。可見,提高廣大群眾防騙意識和能力,守好自身防線,是鏟除電信網絡詐騙滋生土壤的關鍵。根據本次宣傳月活動安排,各地各部門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系列宣傳教育,針對易受騙群體開展精準防范宣傳,不斷推動反詐防詐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通過此次集中宣傳,我們相信能夠讓廣大群眾獲取更多有關防范電信詐騙的知識,進一步提高自我辨別能力。(柏鑒)
其實,詐騙套路最終都指向一個“錢”字,都會露出真實面目。只要全社會都繃緊防騙的弦,盯住“不變”的核心注意點、防騙點,必然能有效遏制并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