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本市舉行的全國第十九屆“群星獎”天津地區選拔賽上,河東區文化館創作的鼓曲說唱《創文新曲》、小品《針鋒相對》、舞蹈《十二花神》成功入圍全國復賽。其中,創作靈感來自于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的舞蹈《十二花神》引人關注。
![]()
據介紹,舞蹈《十二花神》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這一文物首次將花卉、詩詞、篆印相結合進行制作,成為清代彩瓷器的精品代表作。《十二花神》希望用舞蹈語言呈現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負責該節目編創的河東區文化館副館長韓新朋告訴記者,節目創意產生于2021年年底,“那個時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古典舞融入現當代的生活當中。在去天津博物館采風的過程中,被文物‘康熙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吸引,產生了這個舞蹈最初的創意”。
韓新朋介紹,舞蹈《十二花神》講述了一名現代瓷繪愛好者在參觀天津博物館時,見到精美的“五彩十二花神杯”,從而心馳神往,神游歷史長河,穿梭時空之門,感受古代工匠對傳統工藝制作精益求精的執著精神,見證文物如何誕生的故事。舞蹈通過唯美的肢體語匯、精巧的故事結構和宏大的舞蹈場面,展現了文物從“匠心孕育,構思制作”到“情感凝結,形神合一”,再到“入宮收藏,承載文化”的完整歷史軌跡,弘揚了中華文明滋養孕育出的“敬業、精藝、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同時,也呼喚更多的年輕人走入文博場館,親身感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
韓新朋說:“舞蹈創編排練期間,我們一邊承擔著下沉社區的防疫工作,一邊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堅持創作、排練,半年多來一直在不斷修改、打磨。最要感謝的是我們的團隊,十幾個演員沒有一個掉隊的,也都沒有任何怨言,為了這個作品大伙一起努力。”他表示,接下來還將對節目進行進一步的打磨,以最佳的狀態代表天津參加“群星獎”全國復賽。(本報記者 劉桂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在柳州,探尋螺螄粉頂流背后微念的實業之路
新美食背后的中國城市如果網紅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