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吉林進入振興的關鍵期,比以往任何時候渴望人才、需要人才。近年來,吉林省、長春市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措施,2020、2021年連續2年,高校畢業生來(留)長突破了10萬。吉林省的人才政策是如何引才、留才,又要如何持續完善人才政策優化升級,進一步促進人才鏈、創業鏈、產業鏈的有機結合?3月10日,長春市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小天、吉林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馮彥杰共同做客中國吉林網2022全國兩會京吉交互云直播訪談,與網友暢談人才的相關話題。
強化政策措施 促進大學生來(留)長就業創業
近年來,省及長春市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自2018年起,長春市人社局持續實施了促進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創業就業服務工程,不斷強化政策措施,創新服務載體,優化服務平臺。其中2020年和2021年連續2年實現了高校畢業生來(留)長突破了10萬。王小天說:“在此期間,實施了《關于實施“長春市人才住房保障支持項目”的通知》《長春市人才公寓管理條例》《長春市促進應屆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創業就業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從落戶、安居,崗位開發、創業貸款、就業補貼、優化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措施保障,這也是確保連續兩年大學生就業突破10萬的關鍵?!?/p>
下一步,長春市人社局將持續升級人才政策,著眼供需,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服務保障。
長春市被稱為“大學城”,駐長高校有43所,每年畢業生能夠達到13萬以上,應屆畢業生成為引才留才的重要對象。2020年起,長春市人社局出臺12條促進應屆高校畢業生來 (留) 長創業就業措施,2021年又延續實施,并將應屆畢業生范圍放寬到2022屆畢業生,為促進應屆畢業生留長提供了政策措施保障。在公共服務方面,長春市人社局充分發揮人才公共服務機構橋梁和紐帶作用,采取“政校企”聯合的服務模式,持續整合三方資源,優勢互補,合力促進大學生來(留)長就業創業。
王小天說:“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我們采取‘雙線’并行的方法,即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持續開展政企、校企、政校、園校等四項對接合作,不間斷地開展多種活動,為促進應屆畢業生留長創建載體平臺,依托長春人才網,聯合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人才服務機構,搭建了才聚長春高校畢業生云聘平臺,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來留長百日沖刺計劃、暑期行動計劃、人才夜市、企業創業沙龍等各項服務活動。特別是針對大學生推出了長春人才市場抖音、公眾號,持續開展直播帶崗,為促進應屆畢業生來(留)長都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p>
把學生留吉、留長作為校院兩級的一把手工程
作為教育主體,吉林大學近年來堅持把學生留吉、留長工作作為校院兩級的一把手工程,全面統籌推進,狠抓工作落實,取得了卓越成效。馮彥杰介紹說,在促進畢業生留吉、留長的工作中,吉林大學堅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了黨委抓總、院系聯動、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學校書記、校長親赴省內九個市逐一對接,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學校就業部門精準施策,強化供需對接,拓寬留吉的就業渠道。
在具體的工作方面,吉林大學也有清晰明確的規劃,馮彥杰說:“第一,我們強化宣傳引導,積極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向學生講清楚留吉政策,宣傳留吉就業信息,樹立留吉就業典型,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培訓,深入開展留吉政策的主題教育活動,將吉林省愛才、惜才、重才、用才的態度傳遞給廣大的畢業生。第二,我們就業部門加強校企、校地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建省內的就業實習實踐基地,比如與一汽集團共建的一汽紅旗學院,為一汽集團實現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每年暑期的時候,吉林大學也有大量的畢業生走進一汽,進行實習實踐,為將來留在一汽集團工作打下基礎。另外我們也與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合作,每年把大量畢業生推送到長客。還有長春一些新興企業,像長光衛星,金賽藥業等等,以人才招聘為紐帶,繼續與省內的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第三,我們希望企業在高校設立各種冠名的校園活動、設置獎助學金、設立工作驛站,讓學生優先對企業產生印象,畢竟無論企業在業界或者社會上多么重要和有多么高的知名度,但在高校學生中還要有一定的深耕,這樣學生才會對企業有一定的印象,畢業時也才會優先選擇這個企業進行就業。第四,希望能夠定期、定點去企業走訪參觀,我們會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專業的學生走進行業匹配度較高的企業,定期參觀和舉行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從不了解到了解,到最后留在這個企業,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五,希望企業領導深入高校做就業指導課和職業生涯規劃課,之前高校這樣的課都是老師來上的,深入程度沒有企業領導程度高,企業領導來上這樣的課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p>
開展產業引流計劃 高校學子堅定留吉信念
2022年,圍繞建設三強市、三中心,推動“六城聯動”建設,實施“十大工程”,高質量推進人才振興工程落實,長春市人社局繼續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創業就業服務工程,著力服務1+6產業鏈人才需求,開展產業引流計劃。王小天說:“我局著力圍繞產業鏈重點企業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和對接服務,全面推動各縣、市、區開展鏈接產業就在長春,促進大學生來(留)長服務行動,圍繞各類市場主體全面征集高校畢業生崗位,建立高校畢業生留區信息庫,針對企業對應屆畢業生需求,按專業進行分類,與相關高校所設的專業進行匹配。利用高校春招、秋招有利契機,組團開展進校園宣講、招聘,宣傳人才政策,區位和產業優勢,促進畢業生留區就業,同時為非應屆畢業生和產業需求搭建對接平臺,持續開展社招,和有針對性地組織赴域外引才工作。”另外,長春市人社、教育部門還將組織大學生到對應的產業鏈企業參觀體驗、見習,促進學生畢業留長,服務產業發展。
各種舉措也在高校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馮彥杰表示,在與學生做各類調研時,學生們也感受到了留長、留吉政策給了他們廣闊的空間和舞臺,“2016年前,我們做就業工作時覺得咱們北方學生好多都孔雀東南飛,流向珠三角一帶,近幾年,尤其是吉林省長春市出臺了人才政策后,很多學生表達了留在家鄉,留在吉林,留在長春等訴求。比如說長春市推出了創業補貼等資金支持政策,有學生就對我們說,之前的創業意愿都是因為缺乏創業基金而擱淺,看到了長春市的政策出臺后,堅定了留吉的創業意愿。”
吉林省創業機構多,創業氛圍好,其中以天使投資和創業生態為特色的擺渡創新工場為代表的一站式、全功能、專業化、特色化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吉林大學生留吉留長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馮彥杰說:“擺渡創新工場也與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省內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高校開展創業培訓、創業項目輔導、幫助高校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業技能,促進高校學生技術成果轉化,培養創新型人才,帶動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等方面起到了帶動、引領和推動作用?!?/p>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李易書 文/圖
攝像: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