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各地組建百姓宣講團 深入基層各領域開展宣講

            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走進千家萬戶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連日來,廣東各地組建起一支支多層次、立體化、特色鮮明的百姓宣講隊伍,深入基層各個領域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同干部群眾面對面談學習體會、談思想認識、談貫徹落實。他們把普通話翻譯成方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宣講,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普通百姓站上講臺

            “在對越反擊戰中,有這樣一位報話員,連續84小時作戰,身中3發子彈仍不撤退,直到鮮血染紅了報話機……”日前,在中山市東區起灣社區的小廣場上,61歲的退役軍人克叔換上軍裝,以當年通信兵的親身經歷,向大家講述戰斗英雄常超淼的事跡。

            “能在這里向大家講述一代代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的先進事跡和奮斗精神,我很榮幸。”作為深圳百姓宣講團的一員,中宣部“時代楷模”稱號群體代表、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水質管理經理佟立輝非常珍惜宣講機會,每次開講前都認真做準備。

            為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在廣東,一位位來自各行各業的百姓宣講團成員站上宣講臺,將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物變成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用通俗的語言、鮮活的故事、形象的比喻讓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

            在珠海市鶴洲新區,一批批由黨代表、道德模范、鄉賢雅士組成的百姓宣講團登上漁排、漁船,在談前景、拉家常的輕松氛圍中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到一線、聽得懂、進心坎”,用濃濃鄉音把黨的聲音傳唱。

            在河源市龍川縣,當地將宣講臺從室內搬到室外,采用快板、詩朗誦、歌曲、三句半等客家語系的宣講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講黨史、講政策、講故事、講法規,積極打造“公園里”百姓宣講品牌。

            在茂名,“固定講臺”成為了“流動課堂”,當地邊檢站全會精神宣講小分隊深入碼頭企業、開放泊位,在國門口岸向碼頭工人、港區群眾、入境船員等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并圍繞黨員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互動問答。

            在云浮,當地策劃開展了“聽”“渲”“看”“講”“議”“送”“貼”“演”八大特色宣講進鄉村進基層活動,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走入千家萬戶。

            “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是黨的創新理論之源。組建百姓宣講團,就是使黨的創新理論更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連接民心、暢通民意。”省委宣傳部講師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省、市、縣黨委宣講團、百姓宣講團700多個,約5000人參與宣講,開展集中宣講逾6000場次,覆蓋線上線下群眾超780萬人次。

            據了解,深入城鄉基層的宣講,引起聽眾強烈共鳴。肇慶市端州區青年網商協會理事夏志鴻表示,將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讓更多高知識、高技術、高視野的青年才俊認識、了解、落戶肇慶,努力讓青年對城市發展更有為。

            創新形式讓宣講深入人心

            “東江水,大嶺山,一場激戰,要打響……”東莞大嶺山鎮革命老區大嶺村紅嶺廣場上,伴隨著一聲聲快板的脆響,朗朗上口的節奏和通俗易懂的方言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鎮村迅速傳播開來。

            從民歌、快板表演到現場剪紙、作農民畫,從創作歌舞劇、皮影戲到放映紅色電影、舉辦主題攝影展,全省各地百姓宣講團以文藝為紐帶,打造群眾身邊的宣講大舞臺,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同時,各地創新傳播載體、搭建立體化宣講平臺,讓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動”起來。在廣州“越秀紅游AR小程序”的路線支持下,一個個共享單車車隊結伴出發,線上線下同步打卡烈士陵園、農講所、廣州起義紀念館等景點學習參觀;深圳探索“互聯網+宣講”新形式,舉辦網上宣講公開課活動,邀請中央黨校專家線上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各大平臺直播點擊量達65萬余次,收獲網友滿屏的點贊好評。

            關鍵詞: 深入基層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