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增大,國內疫情多點頻發。在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占市場主體“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迎來了政策的暖風。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穩住市場主體,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舉措,以保市場主體穩就業。
1.5億多戶市場主體的磅礴力量推動我國經濟總量、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了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其中,企業超過4800萬戶,99%以上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過1億戶。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
只有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才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相比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規模較小,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也更容易受到疫情沖擊。越是關鍵時期,政策越要從實際出發,解“燃眉之急”。當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明顯增多,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大幫扶力度。
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來說,當前最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加強金融紓困力度,正是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題中應有之義。此次會議提出,今年國有大型銀行新增普惠小微貸款1.6萬億元,引導銀行加強主動服務。為此,國有大型銀行應進一步扛起責任和擔當,加大對相關市場主體的信貸投放和金融服務,適當降低貸款利率,以更好地支持其恢復發展。
無論是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理續貸、展期、調整還款安排,還是擴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業務覆蓋面,安排紓困專項資金,會議提出的多項具體金融扶持舉措,都體現出國家著力解決相關市場主體“急難愁盼”的決心。這種決心也體現在對中小企業被拖欠賬款的處理上。會議提出,在5月底前全面排查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拖欠的中小企業賬款,無分歧欠款發現一起清償一起。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將進一步增強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應對困難的底氣。
落地落細紓困幫扶政策舉措,讓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就有牢固支撐。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要堅定發展信心,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在中國經濟的大海中逐夢前行。(鄧 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