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 通訊員 岳青
(資料圖片)
卸下物資、組裝床鋪、分發睡袋、安撫受災群眾,清遠英德中學的陳金鑫剛結束高考,就報名成為了一名防汛志愿者,在臨時安置點忙碌著。每當遇到“急難險重”的考驗,南粵青年志愿者的身影總不會缺席。
近日,廣東共青團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和應急志愿服務組織參與韶關、河源、梅州、清遠等地防汛救災工作,協助轉移安置群眾、搶救物資、排查風險隱患、防汛宣傳、災后重建等工作,在防汛救災一線中筑起“青春堤壩”。截至6月26日,累計招募志愿者超17900名,其中上崗服務志愿者超15300名,動員超過770支隊伍參與防汛救災任務。
志愿者聞“汛”而動
“我們來支援了!”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英德市,廣東省救援輔助志愿者協會的應急救援志愿者們開著皮劃艇向被淹的街道駛去,迅速展開救援。
省救援輔助志愿者協會作為團省委、省志愿者聯合會直屬專業救援隊伍,第一時間攜帶沖鋒舟、橡皮艇、無人機等各類水域救援設備奔赴英德,累計轉移救助受災群眾155人。
“阿伯,沒事的,沒事的。馬上就安全了……”在梅州大埔縣高陂鎮,梅州五華青年志愿突擊隊志愿者耐心地安慰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慢慢將其從家中、船上轉移至安全地帶。當時的梅州,由于被洪水圍困幾天,一些老人和孩子已經出現焦慮害怕的情緒。這個時候,突擊隊員不僅是應急救援志愿者,也成為“心理輔導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各地團組織的號召下,深圳公益救援隊、佛山菠蘿救援服務中心救援隊、佛山南獅退役軍人志愿救援隊等隊伍攜帶越野車、橡皮艇、衛星電話等專業救援裝備,緊急奔赴清遠、肇慶、云浮等地開展救災工作。
不只是具備專業技能的救援志愿者能在這場暴雨洪水中幫上忙,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誕生于汶川地震的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此次召集了100余名志愿者,分為水文雨情信息組、求助平臺負責組、一線救援對接組、人力組等,接收核對了超1000條求助消息,為救援隊和求助者搭建橋梁。
五天募集近80萬善款
本次“龍舟水”發生在中考前,汛后,清遠佛岡的志愿者們馬不停蹄地將潖江中學、民安中學兩個洪災安置點復原,將桌椅搬回課室,清潔課室、布置考場,保證學生順利參加中考。團清遠市委已累計招募儲備超1200名,參與防汛救災后勤保障和災后清理、衛生防疫等工作。
與此同時,韶關湞江、新豐、武江等地團組織組織動員全縣各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志愿者開展災后志愿服務工作,招募轄區內志愿者、返鄉大學生等群體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前往轄區內受災嚴重的社區、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地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做好排水清淤、恢復農業生產、災后消殺等工作。
深入基層,走進社區,從汛前到汛后,廣東各地志愿者常態化開展汛期宣傳和風險巡查。惠州龍門縣各鄉鎮組織青年志愿者在汛期前上戶做好勸離工作,組織群眾防災避險,講解防汛注意事項及自防自救措施。河源市和平、紫金等區縣招募各鎮團員青年、志愿者對轄區內的老舊房屋、低洼地帶、樹木、河道等場所進行地毯式防汛隱患大排查。
此外,團省委、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于6月23日發起“抗汛救災 希望同行”網絡眾籌項目。項目發起當晚,省青年聯合會、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省青年商會等參與捐贈,僅4小時就有600人次捐款近10萬元。截至6月27日,籌集超79萬元,吸引超34萬人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