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智造增效!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挺進“快車道”|制造業當家-環球觀點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沈高

            12月13日,在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東江特大橋建設現場,幾臺大型吊機伸展機械手臂,抓起長達20米的鋼筋籠放入已開挖好的水下樁基中,不遠處的旋鉆機同時開足馬力,向水下地基持續掘進,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該橋已完成8根水下樁基施工,施工建設正穩步向前推進。

            12月13日,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東江特大橋建設現場。


            (資料圖片)

            大干快上,高質高效挺進“快車道”

            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項目是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工程,全長約116.6公里,起于河源市東源縣,終于惠州市惠陽區,將由四車道改擴建為八車道,于今年9月開工建設。

            目前,項目路基工程已完成10%,橋梁基礎完成60%,預計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兩側路基拼寬施工。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江西省等中部地區聯系,推進深莞惠都市核心區與河源等地連接,促進廣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當前工程已進入大干快上的局面。”項目負責人蘇高裕說,作為惠州市、河源市用地報批歷時最短的重大公路項目,自9月開工以來,項目在全線大力開展勞動競賽,實現路基、橋梁等工程全面鋪開。

            首個路基試驗段啟動填挖作業、首片預制梁板順利完成制造、首件橋梁墩柱完成澆筑……各項關鍵施工節點陸續取得新突破,全力挺進了高效高質建設的“快車道”。

            長深高速河惠段改擴建挺進建設“快車道”。

            智能引領,廣東效率最快“護欄”這樣造

            走進廣東生產規模最大、效率最快的新澤西護欄智慧預制場,剛綁扎好的鋼筋籠被機械臂吊至澆筑區,放入模具完成混凝土布料后,一臺移動小車緩緩將其送入養生艙,護欄待約4小時養護便預制完成,施工全過程由機械自動完成,單日可生產160片護欄,相比傳統人工作業,效率提升近3倍。

            “我們以智能建造為引領,建設了以工廠化、裝配化、自動化為特征的智慧梁場、智慧鋼筋加工中心以及中型構件場等,施工全過程推廣智慧技術,全方位打造優質工程。”蘇高裕表示。

            以工廠化、裝配化、自動化為特征的智慧梁場、智慧鋼筋加工中心以及中型構件場。

            這是智造增效的一個縮影。此外,項目還建設了高速公路數字安全管理中心,運用“BIM數字建模+信息化”技術,可提前模擬仿真施工過程,合理設計工藝和配置資源,提高工程效率和質量;打造了智慧梁場,設置自動化環形生產線,實現預制梁板高效高質制造。

            為積極響應交通強國建設,項目還將探索高速公路改擴建綠色低碳、智能建造新技術,全力打造廣東首個“雙碳+改擴建”樣板工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鋼筋加工 預制梁板 大干快上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