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國吉林網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會議精神,全省各級營商環境建設機構堅持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結合地方工作實際,聚焦企業群眾訴求,加大推動力度,創新方式方法,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更高質效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升級。
長春市全面開展“視企業為寶貴財富,視企業家為至愛親朋,做到感情零距離、服務零差錯、利益零輸送”的“兩視三零”服務。探索搭建分析研判、跟蹤反饋、監督考核、綜合評估等營商環境監測數據平臺,構建“一網洞察、一站評估、一體改善、一屏反饋”的營商環境評估建設新模式。
吉林市舉辦營商環境“躍升年”活動。出臺《吉林市營商環境“躍升年”方案》,在2021年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00條的基礎上,圍繞國評18項指標優化躍升再推出一批針對性措施。2022年內以政府規章形式出臺《吉林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草案)》。
四平市重點跟蹤春季開工項目審批問題,把協同服務作為春季新開工項目的“總入口”,對即將進入立項和辦理用地手續的項目及時發起協同服務,依托“一張藍圖”開展空間選址協同,生成“一單五清”告知單,落實水、電、氣、熱等公用企業管線圖改革,做好要素保障。
遼源市創新建立政企互動交流平臺,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參與,規上、限上和重點民營企業高管加入,縣(區)、開發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聯絡員(值班長)在線的“遼源市政企互動微信交流群”,及時發布涉企政策信息,收集企業困難問題,涉及部門秒辦、秒回應,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助企服務線上陣地。
通化市開展“三個一批”營商環境大走訪大調研行動,走訪調研一批重點企業、跟進一批在建項目、跟蹤一批惠企政策點,以“走訪+調研+督導”的方式,了解企業真實愿望,深挖問題、找準短板、精準提升,切實解決企業困難。
白山市探索建立集中辦公、一站式審批、聯席會議等審批模式。針對全市重大項目,由主管部門召集相關部門集中研究、現場決策、當場審批,將多個層級壓縮為一個程序,使審批決策鏈“由長變短”、審批層級“由多變少”,大幅提升項目建設審批效率。
松原市創建“無證明城市”,全面開展證明事項梳理工作,通過直接取消、數據共享、部門核驗、申報承諾等方式,堅持“法無規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法有規定”的線上流轉,無需再由申請人到相關單位開具證明,實現從“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升級。
白城市進一步打造風清氣正營商環境,研究制定《白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十必須、十禁止”》,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格局。
延邊州研究建立新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制,設立融資再擔保機構,暢通金融機構、企業溝通聯系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放貸力度。探索推動權利質押、供應鏈金融等新型業務模式,提升企業信貸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增強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長白山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高鐵航空便利交通,謀劃“旅游 ”深度融合,抓好“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開展民俗文化游、歷史文化游、紅色文化游等特色活動,實現“旅短游長”。
梅河口市將全面規范交易市場,建設規則統一、標準統一、運維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平臺。開發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中介服務機構“零門檻、零限制”入駐。實現網上展示、網上競價、網上中標、網上評價。
長春新區落實省級“工改全過程圖紙數字化管理子系統”改革試點任務。努力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圖紙管理從“多頭線下跑”向“全程線上跑”轉變,切實做到圖紙從設計到竣工整體協同、全程留痕、有據可查,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圖紙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數字化管理,形成可復制改革經驗。
中韓示范區籌備成立中韓示范區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為企業家搭建政企互動、企業互通、產業協同、共謀發展平臺,實現“企業全覆蓋、活動常態化、助企精細化”,助力企業在“雙碳示范”和“新興消費”方面創新發展。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關鍵詞: 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