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是今年全國兩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高頻詞之一。
提起創新,就不能不說咱們吉林。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當下,近年來,吉林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拒絕“等”,堅持“創”,一系列創新實踐在吉林大地上生動演繹。
劉威教授(左)做客直播間
吉林如何發揮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為企業注入活力呢?來自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威再度做客直播間,亮出了他的答案。
創新驅動極為重要,企業家們感受頗深。直播開始后,吉林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亞坤的話“落地有聲”。
宋亞坤表示,創新是永不竣工的工程,企業要利用科技創新的手段,迎合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而創新一定是吉林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是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總開關”。
聽到來自吉林企業家的表述后,劉威深有感觸。“吉林企業家非常重視創新,把創新驅動作為企業的第一生產力、永恒的生命力,吉林發展越來越重視創新能力的建設,創新環境、生態、氛圍的培養,吉林經濟發展在創新驅動、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上越來越高。”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些年吉林成績比較亮眼,比如北京冬奧會上的冬奧高鐵、紅旗新能源汽車、吉林一號衛星等。
在劉威看來,吉林創新有自己的特點和亮點。“第一,吉林創新充分發揮了企業主體作用,特別是龍頭企業、頭部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非常大。第二,多元發展、多業并舉,比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農業發展上非常明顯。”
2021年,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獲批,是全國第11個、東北地區首個獲批省份,意義有多重大?
劉威對此表示,吉林能排在第11不容易。這說明吉林省創新能力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全國肯定,創新驅動作為經濟發展動能成果斐然。
“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吉林如果把創新驅動做好,可以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這是我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把創新作為破解振興發展難題的“牛鼻子”,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一流創新環境。
對這句話,劉威有自己的理解,他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營商環境就像空氣和水一樣,生命存續需要清潔的空氣和水,缺一不可。創新環境就像身體的毛細血管一樣,而創新驅動就像血液在毛細血管里暢通流動。”
劉威認為,創新驅動有很大帶動輻射牽引作用。第一,帶動新興產業業態發展,通過新技術、數字賦能創造新的業態新的崗位。第二,新技術發展帶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特別是過去東北產業都是傳統產業,現在更加強調核心技術。
眾所周知,吉林不缺大校、大所、大企。如何統籌打造戰略性、專業性、特色性科技團隊,促進創新產業鏈融合發展?將吉林人文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這一點非常關鍵。
劉威認為,這正是吉林優勢所在。吉林院校、科研院所非常多,未來建立創新聯合體勢在必行,“把高校科研機構的專業優勢、科研優勢、創新優勢發揮出來。”
如何建立創新聯合體?劉威給出自己的答案:首先企業出題,企業需求在哪里,我們的科研機構瞄準企業需求進行研發。還有就是龍頭企業牽頭,重要科研院所來支撐,其他創新主體充分參與進來。這樣一個創新聯合體就搭建起來了,實現“產學研用金服貫通,形成創業創新鏈條”。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欒喜良 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