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莫冠婷
(資料圖)
8月30日,廣東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聶元松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針對養老、社會救助、廣東社工“雙百工程”等民生關切話題進行發布和回應。
探索“旅居養老”
“灣區養老”多元新業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廣東省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556.51萬,占比12.35%。預計到2030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將突破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聶元松介紹,目前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96家,機構床位24.6萬張(一半以上是護理型床位),入住8.5萬名老人。全省共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2.3萬個,助餐配餐服務點超過2100個,鄉鎮(街道)建設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總體覆蓋率達到68.5%,已初步形成城市社區“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針對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養老需求,聶元松指出,廣東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積極探索“旅居養老”“灣區養老”等多元化、多樣化新業態,實現以事業育產業、以產業提事業,加快推進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近年來,廣東先后與東北三省、江西、廣西、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等10個省區市民政廳(局)共同簽署“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打造“旅居養老”新樣本;攜手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開創粵港澳“灣區養老”新模式,不斷滿足不同區域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全省鄉鎮社工站點
年底實現100%覆蓋
在現場連線環節,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內,社工小愛向觀眾演示了廣東省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以前困難群眾申請救助是‘人找政策’,而現在通過‘大數據+雙百社工’,逐步實現了向‘政策找人’的轉變。”小愛說。
據悉,去年底,省民政廳出臺《廣東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實施方案》,并建成廣東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依托該平臺的預警功能,結合教育、人社等部門反饋的信息,雙百社工能夠及時與需要被救助的對象取得聯系。小愛介紹,雙百社工還一一入戶走訪困難群眾,主動了解他們的訴求。目前,他們已為38戶群眾申請了低保,為40戶家庭申請了低保邊緣戶。
聶元松介紹,廣東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自2021年上線運行,匯集了12個部門機構的18類困難群眾基本信息,并對接教育、公安、人社、衛生健康等部門的關鍵數據,將404萬低收入人口納入監測,做到線上預警和線下核處高效銜接,2022年上半年全省累計發出風險預警信息數2.7萬多條,已完成調查核實2.2萬多條。
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駱澤銘表示,目前,省民政廳正在組織全省“雙百”社工招聘工作,預計今年底全省將增加近1.5萬名社工,社工總數達到近3萬名,實現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點)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廣東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廣東廣播電視臺、羊城晚報合辦
政風行風熱線(020)36235999
羊城晚報熱線(020)87776887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