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當前獨家】又出現紅火蟻咬傷人的新聞 廣東外來入侵物種有多少?怎么防?

            紅火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王磊

            圖/受訪者提供


            (資料圖)

            8月24日,據媒體報道,揭陽一名男子在草叢里被紅火蟻咬傷,隨后倒地休克。所幸的是,該男子因及時就醫現已出院,當地相關部門也對該地點進行了消殺。紅火蟻是外來入侵物種,繼鱷雀鱔之后,這則新聞再次引發網友對相關話題的高度關注。

            紅火蟻是怎樣進入中國的?我們在戶外應如何避免被其叮咬?如果被咬第一時間如何處理?入侵廣東的有害生物還有哪些?應該如何防控?為此,記者專訪了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陸永躍。

            近20年廣東害蟲入侵速度激增

            羊城晚報:紅火蟻、草地貪夜蛾等昆蟲主要是通過何種方式進入我國的?哪些環境易出現外來入侵物種?

            陸永躍:對已經入侵到我們國家的外來入侵物種的引入路徑分析發現,外來入侵物種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有意引入(47%)、無意引入(51%)、自然擴散(2%)。據我們分析,紅火蟻是通過貿易無意間進入我國的,而草地貪夜蛾具有較強的遷飛能力,是通過自然擴散進入我國的。

            從傳入途徑來看,外來入侵物種的擴散主要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隨著國際間越來越頻繁的人員、物資交流,一些物種被有意或無意地帶入中國定殖和為害。因此,這些物種的主要或首先發現的環境基本都是在人為干擾比較大、生態系統相對比較簡單的環境中,例如村居、農田、綠化帶等。

            草地貪夜蛾雄成蟲

            羊城晚報:近年來廣東出現的外侵物種主要有哪些?

            陸永躍:據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累計發現了60種外來入侵物種,包括40種害蟲、7種動植物病毒(病原)、1種植物線蟲、2種植物、6種水生藻類、3種魚類和1種蜥蜴,平均每年遞增3.3種。2017年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外來入侵物種共有667種。其中,40%以上的外來入侵物種都能在廣東找到。

            進入21世紀,入侵廣東的新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有害生物不斷出現,頻率明顯增大。僅以入侵害蟲為例,2000年深圳發現椰心葉甲,2001年南海發現水椰八角鐵甲,2002年廣州發現褐紋甘蔗象,2004年吳川發現紅火蟻、深圳發現刺桐姬小蜂,2006年中山發現三葉斑潛蠅、湛江發現新菠蘿灰粉蚧,2008年廣州發現扶桑綿粉蚧、桉樹枝癭姬小蜂,2017年廣州發現大洋臀紋粉蚧,2018年梅州發現稻水象甲,2021年汕頭發現小火蟻。目前廣東發現害蟲入侵的速度是改革開放前的30~50倍,是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后20年的2~3倍,呈現明顯的加速趨勢。

            被紅火蟻叮咬要及時治療

            羊城晚報:外來入侵昆蟲會對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等帶來哪些破壞和影響?

            陸永躍:外來入侵昆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態系統、農林業生產、人體健康、入侵地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等。

            一是對種植業的危害。很多外來入侵生物是農田、果園的有害生物,以作物為食或與作物競爭養分、陽光、水分等。例如稻水象甲可以造成產量損失在5%-10%,少數地塊基本絕收。

            二是對畜牧業的危害。一些外來入侵物種與牧草競爭或者直接危害牲畜。

            三是對林業的危害。松樹蜂不僅能直接嚴重危害樹木,還通過共生真菌一起協作共同危害寄主,導致寄主樹衰弱甚至死亡。

            四是對景觀的危害。例如椰心葉甲、美國白蛾、蔗扁蛾等害蟲嚴重危害園林植物,對景觀造成危害。

            五是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紅火蟻入侵的地方,它為單一優勢種,對其它節肢動物、小型哺乳動物等進行驅趕和殺戮。例如本地螞蟻的種類和數量都下降30%以上,對入侵地的生態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羊城晚報:人如果被紅火蟻叮咬會有什么后果?

            陸永躍: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正是外來入侵昆蟲的重要影響之一。紅火蟻的叮蜇輕則起泡化膿,重則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例如休克,甚至死亡。

            人如果被紅火蟻叮蜇后,一般都是出現輕癥癥狀,即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瘙癢、疼痛、風團等,少數會出現重癥癥狀:過敏反應,如全身性瘙癢、蕁麻疹、臉部燥紅腫脹、呼吸困難、胸痛、心跳加快等,還有發熱、頭暈,甚至休克等。極端案例會出現死亡,但是比例極低,一般是由于送醫不及時造成的。

            羊城晚報:我們在戶外應當如何避免被紅火蟻等叮咬?如果被叮咬了,第一時間如何處理?

            陸永躍:在戶外活動時,除了做好防曬等工作外,還要防止昆蟲叮咬等。一般在野外做好防護、噴灑驅避劑、活動時多加小心就可以了。以預防紅火蟻叮蜇為例,最好方法是遠離蟻丘,不要在紅火蟻活動區長時間停留。發現疑似紅火蟻的蟻丘(高于地面的土堆),切勿擾動破壞。如需停留,應采取個體保護,如穿上長筒水鞋,并涂抹滑石粉,最好帶上膠手套防護手部。

            如果一不小心被紅火蟻叮蜇,首先要及時使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用冰冷敷可降低疼痛感;外涂類固醇藥物或者清涼油、雙飛人油等緩解痛癢。如感到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

            陸永躍教授(左)在田間指導防控工作

            防控外來害蟲要靠科技支撐

            羊城晚報:目前有哪些有效治理紅火蟻的方法?您和團隊在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和工作?

            陸永躍:我們團隊率先組織開展紅火蟻的應急防控研究,歷經18年科技攻關,已在該蟻的入侵生物學、生態學、監測、檢疫、防治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顯著進展。這些技術體系得到大范圍實施,為我國預防與控制紅火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是構建了科學、準確的監測技術體系。我們設計了紅火蟻研究飼養新裝置,創制了5種誘集新器具、新方法,篩選出效果良好的3種誘集餌料和放置方式,提出了紅火蟻監測、調查方式、方法。明確了多種生境中5種誘餌對紅火蟻的誘集效果,監測準確率 98%以上。

            二是研制了高效實用的紅火蟻檢測方法,篩選出用于花卉、苗木、草場、原木、廢紙的化學除害技術、熱處理技術、熏蒸除害技術。

            三是篩選出具良好防治效果的觸殺性藥劑,明確了18種殺蟲劑對4齡幼蟲觸殺毒力、17種殺蟲劑對工蟻觸殺活性、11種殺蟲劑的瞬時接觸、傳導毒殺效果和驅避作用。構建了評價藥劑防治效果的科學指標,篩選出對紅火蟻具良好傳導毒力的藥劑,研制出多個高效的餌劑和粉劑,并廣泛應用于防治。

            羊城晚報:8月24日,河南省商丘市的水果玉米田發現有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受害玉米田面積50畝。目前,我們對該蟲害采取怎樣的防控方法?

            陸永躍:草地貪夜蛾的總體防控思路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全面監測、應急防治,統防統治、聯防聯控。在防控策略上實行分區治理策略,主攻周年繁殖區,控制遷飛過渡區,保護玉米主產區,全力遏制草地貪夜蛾暴發成災。在防控技術路線上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以生態控制和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和理化誘控為重點,化學防治為底線,實施“分區治理、聯防聯控、綜合治理”策略。

            羊城晚報:您前兩年做過關于草地貪夜蛾的實驗研究,這兩年有何新進展?

            陸永躍:就我們團隊而言,近幾年明確了甜玉米上草地貪夜蛾卵塊空間分布、幼蟲擴散距離及空間分布,系統記錄茂名高州市高空測報燈下草地貪夜蛾消長動態。評價了草地貪夜蛾在十字花科不同種植物上的發育、存活、繁殖力和種群發展,分析、確定其對該科植物的適應性。評估了10余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的寄生能力,篩選出4種寄生優勢蜂種,篩選出適宜寄生蜂繁育的寄主;做了寄生蜂之間種間競爭研究;分析了溫度對寄生蜂生長發育、繁殖以及種群品質的影響。我們還研究了叉角厲蝽對草地貪夜蛾的捕食能力測定。上述研究為草地貪夜蛾的防控提供了理論和技術的支撐。

            我們還連續3年對草地貪夜蛾開展系統監測和物理、生物、化學防治技術研究,針對廣東鮮食玉米的生產實踐特點,結合文獻資料和農事操作經驗,集成了廣東鮮食玉米草地貪夜蛾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為廣東鮮食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提供依據和參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草地貪夜蛾 羊城晚報 生態系統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